学校食品安全投诉电话:86194901

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

2014年下半年铜山中学校级菜单讲座题库

发表日期:2014/9/16 14:14:35 作者:王勇龙 有805位读者读过

模块 主讲人        主讲人简介(100字左右 “菜单”内容简介(300字左右 学校推荐意见(菜单价值解读300字左右)
新招标
菜单
叶绪海 铜山中学 初中“课例式研究”的
实施策略
  首先结合课程改革背景阐明了学校开展“课例式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紧紧围绕“课例式研究”阐述了“课例式研究”的概念以及与
传统教研的根本区别。该菜单还从学校组织保障、制度约束和教务处、教科室共抓的三个层面说明了学校所开展“课例式研究”的策略。同时用一些相关的实例指导如何开“课例式”研究。
1、启发人们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传统教研侧重新课导入、教学方法、重点难点等几方面评议,往往先说优点,再说缺点。甚至后面的重复前面的,千篇一律,泛泛而谈。而“课例式研究”事先就有明确的观察主题,研讨时针对主题,有数据有分析,做到“有的放矢”,“诊断性”强。同时注意及时调整上课,持续跟进重上,在前后的对比中深入思考,而不像传统的评过就拉倒。
2、启发教师通过课例研究,增强教师参与新理念实施的主动性。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打造有效课堂。同时在进行草根化的研究,给教师提供鲜活的一线素材,教师在提炼素材的过程中,提高教研能力和科研能。
3、该讲座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案例,贴近教学实际。
王勇龙 铜山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的
评价机制的构建
王勇龙,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担任过学校安全督察员。从教初中语文30
多年,发表文章、论文获奖
数十篇。市级课题《农村初中班级安全教育文化建设研究》、区级个人课题《班级安全教育活动多样性开展的研究》均结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困生参与情况评价的实践性研究>2013年区级立项课题。
1、新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3、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4、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构建。思路是:(1)量化和综合相结合。
量化评价:对“参与次数”、“参与的表现”、“价值观呈现”“参与的收获”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量化评价。对“参与情况”,“无参与”为“不及格”,得“0分”;“参与1次”为“合格”,得“1分”,“2次以上为优秀”得“2分”。对“参与的表现”:“参与积极”得1分,“不积极”得0分;价值观呈现:回答优秀得3分,良好得2分,基本合格得1分,回答错误不得分。对“收获”,有收获,回答优秀得2分,良好得1分,无收获得0分。
此项综合评价:根据以上3项总得分进行评价。5分以上为“优秀”,4分为“良好”,2-3分为合格,1分基本合格。0分不合格。特别规定: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只要1次不参加或者没有任何收获评为不合格。
(2)组评和自评相结合。小组根据以上3项统计和表现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学困生自评四个等次。
此项综合评价:将组评和自评结果组合起来,优(组评)+优(自评)=优秀(综合);优+良=良;良+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最后,在(1)和(2)项的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这一次小组学习该生的总体评价。
1、改变了宽泛的评价。以前的评价教师为主,凭现场学生的回答和表现打分或者总体等级,缺乏严密性。而我们
制定了评价标准和评价表,每项都有分值以及分值的标准打分,避免了随意性。同时评价的渠道多样,采取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三者结合的方式。
2、评价的多元素。以往的评价侧重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上,忽视学生的参与学习的情感、态度。我们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综合起来评价,符合新课程理念。淡化问题的准确性。就是让学生动起来,情感向上、态度积极,有自己的主见,不惟答案。
3、尤其重视学困生的评价。小组学习中,由于学困生底子比较薄,学习有困难,加上缺乏主动性,因此小组学习中好像就是那几个“好生”在进行,学困生已被边缘化。评价中,我们更关注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每次学习都作一次小结,重在关注他们的表现和进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诱发内因,促进学习。
魏进 铜山中学 让信息技术成为提升
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魏进,中学数学二级教师,
区骨干教师,学校信息技术
室主任。信息技术功底较好
对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有
一定的研究,多篇文章获奖和发表。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深入生活中,它也渐渐走进了课堂教学中,
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不仅重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还要求在教与学的沟通上能有一个更好的纽带来连结,
而信息技术就是最重要的一条。它能给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
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们能为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一、用科学的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
感染力强图片内容,学生可以直观生动的感知,它能有效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 并且反馈效果好。
二、用丰富的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并长久保持
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它既能看得见(视觉),听得着(听觉),还能用手操作(触觉),
这种多样性的刺激,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解效果好的多。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与性大大强化了这种感官刺激,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三、用发展的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创新学习
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
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
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
1.该讲座结合农村初中学校教学特点和学生信息技术特点,深入浅出阐述信息技术运用和提高教学的关系。特别是针对农村初中教师年龄偏大、基础比较薄弱的特点,化难为易,教师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易学,有一点的指导意义。2、紧跟时代要求,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创造想的设计一些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和技巧,教学实例有针对性,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