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投诉电话:86194901

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教学管理>>

参加市语文教研活动有感

发表日期:2013/11/5 0:00:00 作者:陈昌明 有985位读者读过

参加市语文教研活动有感

  铜山中学    周源

2013年10月31日,下着凉凉的秋雨,这场风雨好像预示着今天的不同寻常。

经过2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下了地铁,回头就看到了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的大牌子,可就是找不到大门,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选择了一条巷子,向深处走去。走着走着,我的眼前突然一亮,一座古建筑出现在了我的视野里。在这样繁华的城里,却能有这样古老的建筑,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奇?没错,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它就是原来的钟英中学。

参观了一遍校园之后,我便来到图书馆楼上的报告厅,静静等待着。

1点30,教研活动准时开始。一位身着运动服的高个男子喊道:“起立”,声音如电台的播音员那样动听。他就是今天的主角,赵晔老师。听赵晔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如同在聆听潺潺的溪流一样。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我从他的课中学到了很多。

一、     循循善诱,层层深入。首先,赵老师用唐代诗人李峤的《风》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中,这首诗选得真好,因为它与本课《风雨》一样都是侧面描写的佳作。接着赵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找出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并在文中将他们圈出来。这个问题是对全文整体把握的一个问题,找学生回答时,逐段筛选。紧接着,赵老师问:“风雨在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侧面烘托”。赵老师自然地提出了又一个问题:文中写了一场怎么样的风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问题就指引学生细致阅读课文了,整个一堂课,赵老师的问题设置都是抓住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层层深入的,有的时候学生答不上来,他会引导学生看书上其它的地方,从而理解文义。我的课堂上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点反应都没有,就是问题一下子设置的太难了,没有铺垫,学生不容易想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特别要学习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二、     注重朗读指导。《风雨》是贾平凹的作品,语言非常有特色。在学生找风雨的句子时,赵老师就题发挥,让他们读出那种感觉。比如“忽地又腾上来了”,赵老师在指导时抓住“忽地”一词,让学生读得快些、再快些。不仅如此,第一段,赵老师还师范朗读了,读出了那种狂风暴雨的感觉。联系我自己的教学,我总是用录音代替老师的范读,这样其实就放弃了自己和学生在朗读上交流的机会,以后我会多注意言传身教的朗读指导。

三、     在阅读课中渗透写作教学。作文教学是我最头疼的问题,单独拿出一节课讲作文,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说,还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赵老师在阅读课中穿插写作教学的方法给了我很好的启示。赵老师在教完《风雨》之后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南京的风雨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这时,赵老师说:“看来同学们想说的很多啊,赶紧拿起笔记录一下吧,一句话写出你印象最深的风雨中的场景,要求是不出现风雨二字”。这个课堂练笔布置的真好,与课文紧密结合,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不就是学习贾平凹侧面描写的方法吗?

听完这堂课,我不仅感叹于赵老师的教学技艺高超,更感叹于三中学生素质之高。这让我想到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本来基础就比别人差,如果再不刻苦学习,将来用什么和他们竞争呢?这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农村教育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