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发表日期:2013/6/12 0:00:00 作者:德育处 有1682位读者读过
网络时代如何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今天,全球超过lO亿台的计算机联成了一个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神奇之网;数以千万的人在网上工作、学习,每天上亿美元的商务资金在网上流动交易。如今在中国,上网人数越来越多,成为世界第三大网之国,上网主流是学生群体。目前,随着网络技术日益深入校园生活,并成为中学生传播信息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改变着中学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地位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日益形成影响,这给当前中学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我认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界值得研究的新课题,且思想政治教育者转变观念和适应形势也成当务之急。
一、网络世界给中学生道德的负面影晌
网络以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给中学生带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首肯的是它对人的正面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也给中学生的道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l、网络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带来了虚假有害信息的泛滥,造成中学生价值观的混乱
互联网上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健康的、有益的信息,也有大量有害、虚假的内容,加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容易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走向极端,造成网络观念价值的模糊。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l%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 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已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 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而在现实中不可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l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
2.网络的弱规范性,使中学生的网上行为缺乏制约
人们常说“上善若水”,水这样被人们依赖着。但有时也闻得洪水如猛兽。今天的网络似乎己“类化”为水之模样。的确,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场所,在开放的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充分自由发挥,但网上的信息良莠不分。有人说:网络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它使学生分心,家长担心,教师烦心,社会有识者忧心。这正是由于网络的弱规范性造成的,因为我们使用现有的道德意念和秩序去管理、监督、制裁,在网络上却很难有理想的约束力。加之,对网络犯罪的舆论导向上时下也存在问题,往往使人们觉得网络“黑客”是难得的天才,而不是凶恶的罪犯;在对网络犯罪的制裁上也失之于宽。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原来心智尚不成熟,自控力和责任感比较弱的中学生更觉得可以放纵自己的行为,从而造成中学生在网上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网上犯罪事件层出不穷。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行为失范。
二、网络时代需加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是非评价标准和价值观念也还较含糊,因此,他们的行为易为外界影响左右,变化频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全面发展成长的重要阶段,因而,我们要特别注意、关心、教育、引导他们。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全社会的重大责任,社会、学校、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社会应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和普及宣传工作,给中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
首先,还得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网络伦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伦理的研究和探讨,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觉摒弃不良信息,为中学生进入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各种网络技术传授部门在对中学生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模塑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改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状况。
其次,通过利用网络优势,普及宣传网络道德规范。可在互联网开辟专门的网页或网站,对遵守网络道德的人和事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对违反网络道德的人和事进行无情的批评。还可在网上推动民众评议,使广大中学生网民接受监督,约束他们的道德失范行为,从而强化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
再者,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管理,实现依法治网。必须成立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由专门的技术人员用网络技术监督网民的上网行为。对经常上网寻找不健康内容的“网虫”,网络监督系统应及时提出警告,使上网的人意识到他的不健康行为正受到监视,从而约束自己的上网行为。。对中学生个体而言,应强调法制教育在其思想认识上起到导向作用,以确保其网络行为的规范化、合法化。 ’
2、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要从网络时代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校是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要注意几点:
(1) 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本身要积极掌握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 对地开展对中学生的上网导航:才能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抓住网络这个良好的教学载体,制作优秀课件和网页,使道德教育更具特色,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教师为人师表的角度来说,他们也必须率先示范,做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才能保证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中学德育工作者黑善于渗透情感因素,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强化,为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2)应加强对中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养成道德自律习惯
网络亦为双刃剑,我们不能因可能制造伤害而剥夺学生选择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权利,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道路。因而,建立一种“教会选择”的教育是适应网络社会的首要措施。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主体性。要教会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尤其要加大网络诚信道德教育,积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在网上做一个真实和诚实的自我。
(3)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实现中学德育手段网络化
和以往的德育手段相比,网络化的德育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一是德育时空变化的优势,24小时内几乎都可以上网吸取各种信息,这为学校德育打破了时问童的限制,拓展了时问上的更加广阔的范围。其二是德育效果势。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字、数据、声音、图像为一体,可以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其德育知识的感知,德育情感的体验都是传统的德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其三,实现德育手段网络化,将可提高中学生利用网络科技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网络化的自我教育中,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他们利用不同于以往媒体的网络传播信息的广、多、快的特性来提高自己在网络时代孛的自我教育能力。中学德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设好符合中学生特有的年龄心理特征的网站,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增强他们的道德自律性。
(4)建立富有特色的校园网络,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氛围
学校德育的应对之道是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这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需要。校园网站在专家的指导下,安装了节点过滤器和一些软件,以此来摒弃不健康的内容。同时可以选择一些网站,让学生在指定的这些网页上“冲浪”,这样学生就不会有机会就到那些不良网站上去。我们也可以随时调整学生能够浏览的网站内容,既可以做到有效控制,又能不断让学生感受网上最新的信息。学校教师还可积极与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并积极倡导学生共同参与校园网主流文化的建设。尤其是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建设自己学校的网站,创设有特色的网络校园文化,真正构建一个真、善、美的校园网络氛围。
(5)利用团队活动寓教于乐强化德育教育
学校德育要想发挥作用,必须要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参与中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学校开展了以“与网络同行”系列活动,“上网利与弊”辩论赛、“网络与我们” 手抄报、“与网络的亲密接触”征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网络道德的认识,并在活动中将调整自己的道德观念,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升旗仪式上,“学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争做网络文明使者”的演讲,在全校学生中掀起了“文明上网,上文明网”的大讨论,并在行动中自觉实践,各班在学校开展培训的基础上,制作出了富有特色的班级网页,既锻炼了利用网络的能力,又增添了学校班级德育新阵地。
3、建设一个健康的、有时代特色的家庭网络氛围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是道德教育的启蒙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同时又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长在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当然不可能是像教师那样的经常性的道德理念教育的角色,而是身教示范作用的角色。要做到身教示范作用,首先,作为家长应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和网络信息技术,以有能力去指导孩子;其次,应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经常性地监督其上网的内容,避免孩子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再次,规范自身的上网行为,以身作则,以引导孩子正确的网上行为;还有,要向孩子推荐优秀的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作为家长,还可陪同孩子参加有网站组织的有意义活动(如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社组织的小记者社会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培养孩子们网上实践能力,丰富他们的网上生活。
网络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网络时代,网络给中学生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中学生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这些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中学生道德失范问题。因为道德失范会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今天的失范最终会造成他们终身的遗憾。所以,社会、学校、家庭定需共同努力配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培养中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自律习惯,从而把他们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