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投诉电话:86194901

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

个人课题申报表(供参考)

发表日期:2015/9/17 6:48:16 作者:王勇龙 有994位读者读过

南京市2013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Ga4738

类别

中语

课题名称

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困生参与情况评价的实践性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1、界定和解读

“小组合作学习”:语文学习小组成员为了完成某一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所进行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和组织模式。主要特点是(1)一般4-6人组成,组员搭配合理,讲究小组间的基本均衡。(2)小组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讲究整体学习效果,组别间有竞争。(3侧重关注小组成员的合作和互助,人人参与。(4)关注组员表现,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

“学困生”即语文学习困难生,即我们平时说的后进生。“参与情况”参加合作交流学习的次数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的情况。

“学困生参与情况评价”对语文困难生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参加的次数、问题解决方法和价值观呈现方面的综合评定。

“实践性研究”:即围绕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情况的行动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后进生参与情况评价的实践性研究”指在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对学困生参与的次数、问题解决方法和价值观呈现的记录、分析与评定,从而提高学困生学习信心和自豪感的一种行动研究。

2、方向:关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学困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让“边缘学生”也像其他学生一样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关怀。在小组合力的作用下,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以达组员共同成长之目的。

3、角度:侧重研究学困生在每次小组学习中,参与的次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成长。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论述本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该研究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背景

贯彻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实施如火如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场新的教学改革,教师必须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站在教学第一线,做好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经验,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

革除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弊端的需要。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方兴未艾,遍地开花。诚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关注学生成长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是,我们也看到:小组学习表面热热闹闹,可实际学习效果大打折扣;4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等等,规模不一,搭配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尤其是小组学习最重要的一条本质就是小组通过合作交流、帮助组员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实现组员共同成长的目的。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小组学习时,每次回答仅仅就是那几个“好生”,至于“学困生”仿佛是一种摆设。“学困生”不能有效参与、被边缘化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与小组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该课题研究主要是改变这一现象,使学困生积极参与进来。

2、意义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能够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学困生,不仅关注他们的成绩,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他们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快乐的学习,幸福的学习,增强他们的成功感、自豪感。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寻找学困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他们提高参与小组学习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和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已有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及其特点与不足,已有的研究结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1、历史现状、趋势

理论研究越来越清晰全面。(1)二千多年前,我国就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思想。《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相观而善谓之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在西方,公元一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获益,他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 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重新兴起且至今都盛行不衰的合作学习。其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4)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这样定界:“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5)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模式多样。在西方有正式的合作学习模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学习模式。

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时间不长,主要有互助合作学习;建构合作学习;自主合作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研究的程度还不够深入。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操作模式、合作的模式、意义将有更加系统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中来,而且研究的内容页越来越细。

2、特点与不足

以上研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有了清楚的阐述: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的取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小组学习可以带动组员提高;小组的总成绩作为评定奖励的依据。

合作的模式探究有成果,而且多种多样。都讲究一定的学习模式。在我国,新课程强调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在各个学校又有不同的模式,成众彩纷呈之势。

不足:主要是理论观点与教育实践存在不一致;合作学习的使用条件没有得到清晰的界定;合作学习的多元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等等。

2、启示

合作学习能帮助组员成长,那么骨干组员如何帮助学困生成长,是小组学习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学困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学困生是小组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师更重要的是关注薄弱环节,那就要关注学困生。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小组学习的整体效果到底如何,必须进行评价。评价是多元的。我研究该课题有半年,也注意了对组员和小组的多元评价,但觉得摊子铺的大,力不从心,泛泛而研,不如具体而微。所以研究缩小了对象,仅仅扣住学困生,对他们的参与次数、参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时的价值呈现这三个因素进行评定,有操作性。目的是提高激励机制,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信心和成功感。

 

 

课题研究的目标(概括地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预期的状态。)

 

 

课题研究的内容(将研究目标逻辑地切分成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加以表述,表述具体准确)

1、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改变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被弱化的现象,通过评价手段和方法的设立,促进学困生积极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中来。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形成比较科学的评价学困生小组学习中的的一些有效方法,以此形成比较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逐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研究的内容

 

(1)    语文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参与度情况的现状调查的研究

通过谈话、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及其他表现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2)    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评价内容的研究

主要针对每次合作学习,参与的次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价值观的形成三个方法设计具体的评价内容,使评价具体和可操作性。

(3)    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评价方法的研究

主要采取组评和自评、量化和综合评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评价表和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科学的评价,建立学习激励机制。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重点回答每一阶段需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做等,问题要与目标、内容、方法相符;并说明每阶段的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调查研究  积极申报

在前期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谈话、问卷调查,了解语文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情况和学习表现,重点了解他们参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对策。完成《语文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情况调查问卷》的设计、《语文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情况调查报告》。

研究方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

第二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抓住重点  行动研究

重点完成《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评价内容的研究》和《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评价方法的研究》两项研究。

对《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评价内容的研究》,主要从学困生每次参与合作的次数、参与的表现(包括态度是否积极、问题回答情况:正确程度、价值观形成)和小组学习的收获三个方面来设计,设计《语文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统计表》,对组员进行培训,学会对此表的记录,此表是评价和奖励的依据。

对《学困生小组合作学习参与度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在方法上下功夫,主要研究评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思路是:(1)量化和综合相结合。

量化评价:对“参与次数”、“参与的表现”、“价值观呈现”“参与的收获”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量化评价。对“参与情况”,“无参与”为“不及格”,得“0分”;“参与1次”为“合格”,得“1分”,“2次以上为优秀”得“2分”。对“参与的表现”:“参与积极”得1分,“不积极”得0分;价值观呈现:回答优秀得3分,良好得2分,基本合格得1分,回答错误不得分。对“收获”,有收获,回答优秀得2分,良好得1分,无收获得0分。

此项综合评价:根据以上3项总得分进行评价。5分以上为“优秀”,4分为“良好”,2-3分为合格,1分基本合格。0分不合格。特别规定: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只要1次不参加或者没有任何收获评为不合格。

(2)组评和自评相结合。小组根据以上3项统计和表现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学困生自评四个等次。

此项综合评价:将组评和自评结果组合起来,优(组评)+优(自评)=优秀(综合);优+良=良;良+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最后,在(1)和(2)项的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确定这一次小组学习该生的总体评价。

学期总评:将一学期所得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总次数分别除以一学期小组合作学习的总次数,分别得出“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和不合格率”,对优秀良好的学困生进行奖励。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对“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进行实践,同时一边研究,一边思考效果,及时修正,完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2015年1月-6月)总结阶段  撰写论文

对一年来的研究进行思考,提炼有价值的东西,撰写案例和相关研究论文。

案例  《一次评价过程中的新发现》、《对一个学困生进步的思考》

论文  《合作学习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参与》

第四阶段(2015年7月-9月)撰写研究报告  申请结题

对二年来的研究进行总结,思考研究过程,撰写结题报告,完成结题。

 

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及预期成果(成果形式、成果名称)

1、              研究条件

本人30年担任农村初中语文高级教师,有着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对农村语文教学现状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的意识较强,近几年一直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实验,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

本人为学校教科室主任,教科研意识强,水平和能力也高于普通教师。市区校三级个人课题每年都积极申报,近几年2项市级和3项区级课题都能按时结题,科研经验比较丰富。

 

2、预期成果

案例  《一次评价过程中的新发现》、《对一个学困生进步的思考》

论文  《合作学习中要关注学困生的参与》

           课题研究报告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