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投诉电话:86194901

您的位置 >>教学科研>>

“课例式研究”团队第三次学习活动报道

发表日期:2014/10/28 0:00:00 作者:王勇龙 有747位读者读过

“课例式研究”团队学习活动第三次报道

 

昨天,“课例式研究”团队和语文组在初一(6)班聆听了周源老师所上的《风雨》。事后,大家认真进行了研讨。管启明老师说“好的语文课,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你讲的再好,也没用。”其他老师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作为一名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周源,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立即对原教案作了修改,重上,明显感受前后的效果大不一样。并且还写下了教学反思。这种进取精神值得赞赏。

 

 

《风雨》课例研修课教学反思

周源

因为是新老师,加上听了很多示范课,因此我第一次上课时更多地追求课的新颖,却没有多关注课的实质内容和学生的感悟理解,课后,语文组的各位老师们毫不吝啬的给我提了很多改进意见,第二天再次上课,重点更加突出了,我深深记住了管启明老师说的一句话:学生说出来才算数,老师说再多也没用。

对比两次课,主要有如下改进:

1.导入环节。

我以唐代诗人李峤的《风》导入本课,之所以选择这首诗,是因为这首诗和本文一样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课文中是散文,而我选的是诗词,避免了导入的单调。第一次授课,我直接叫了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问他:“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当然,好生一下子就能答上来,因此也节省了我不少时间。在评课时,老师指出了我的不当之处,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太快了,应该先让他们读一遍。第二次授课时,我放慢了节奏,先是齐读诗词,再找一个中等学生来分析,这样就不只是个别学生有反应了。

2.提问方式。

此课的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即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其中有一些问题,如:文中写了一场怎样的风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问题的提出我的本意是让学生们思考风雨有哪些特点,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一说。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有片刻的迟疑,然后我又解释了一遍,本来我也没怎么在意,后来老师们在评课时给我提出提问指向不明的问题,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是处在这里,第二次授课时,我把问题改成“文中的风雨具有哪些特点?”直截了当。

3.时间分配。

两节课都在45分钟内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但是各有侧重。第一次授课均匀受力,所以显得重点不突出,思路虽然很清晰,但一节课下去好像是没有放盐,有些索然无味了,后来,我精简了问题,主要讨论2个问题,花了大概25分钟的时间,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4.主题思想。

第一次授课时本来预想的是通过讨论孩子们在风雨中放纸船的行为分析出本节课是主题,即赞扬孩子们的天真纯洁,但是在授课时孩子们没有讨论得那么深入,因此,我也就没有突出这个重点。二次授课时,我改变了我课堂小结的结语,更改为:《风雨》一方面表现了大自然既雄浑、壮美又狂暴、肆虐的一面,另一方面又讴歌和赞美了儿童的天真、纯洁。将同学们引到积极的轨道上来,得到一种有益的启示。

当然还有一些改进的地方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教学的道路上,我还在起点,要走的路很长。

铜山中学教务处

 

2014年10月28日